找回密码
 注册

快捷登录

搜索
查看: 2298|回复: 0

富有人性的日本人

[复制链接]
艾文觅心 发表于 2011-10-2 11:27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吉林辽源
好看,好看得让人为难。长期受到集体主义禁锢的头脑,忍不住将这部《入殓师》的好看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,日本人真是太有人性了。可是《南京南京》在热映之中,这样想肯定政治不正确,说出来会严重伤害了同胞的感情,令中国又不高兴了。其实,一直以来,我心里还有一个更不正确的想法。二战后,有赖美帝国主义的教化,日本人已经脱胎换骨,彻底告别了黩武的兽性,成为文明世界里的一员。他们从狼变成了人,把我们远远地抛在后面。我们呢,按照成龙的说法,我们变得不多。他说,中国人就该管一管。如果用官方辞令改造王小波的名言,我们就是中国特色的猪。一直以来,我非常喜爱日本电影,从小津安二郎、沟口健二、大岛渚、黑泽明到北野武、周防正行、岩井俊二,都让我觉得身为一名中国人,为自己的天朝能够与这样的艺术大国比邻而感到无比自豪。我爱日剧、日本漫画、日本流行歌,从这些文化产品里,我常常感觉到日本人在变,更可爱、更友善、更轻快。如果一个人反省的目的,是变得更好,那么他们向善的变化已经证明,他们的确认真地反省过了。他们不需要被别人胁迫着忏悔,不需要一次次为历史道歉。他们将成为现代多元文明的守护者,不再是破坏者。何况,他们还有那么多伟大的A片成为我们爱国青年的启蒙教材。
   本来不想为这部电影写点什么,好评太多了,挥舞荧光棒的人群里用不着我这个猥琐的中年痴汉。但看到一些影评,聚焦在“生命消逝”的主题上,却都是指人的肉身,于是就想插播一点自己的感想了。实际上,影片探讨的“生命消逝”,除了个体的肉身,还涉及到另一个层面——群体的文化。从一开始,电影就奠定了这样的基调。入殓师在为一位年轻“女”死者擦拭身体时,摸到了“她”的鸡鸡,于是很平静地问亲属:化男人妆,还是化女人妆?家属们商量片刻说,女人妆吧,那是他的心愿。在“生命终归要消逝”这一真相前,传统观念和文化退让了,因为意识到了自己避无可避的宿命。在影片中,男主角小林经常去一家浴室,非常传统,烧柴火,在日本快绝迹了。到了影片后半段,浴室老板的母亲死了,一场动人的哀悼仪式,预示着这间浴室走向了衰败,它象征的传统生活也在消亡。日本的父权文化,则表现在小林的父亲身上,他抛弃儿子,儿子有弑父情结。小林得知父亲的死讯,不愿见他最后一面。最后几经挣扎,送别了父亲,也在心里抛掉了积怨。人是一个个死的,也是一代代死的。小林送走了父亲,他自己也将成为父亲。他父亲留下的一个石子,被他攥在了手里,不仅是一点血脉,还是一种文化。上一代不管多好多坏,终归要和解。小林不再耻于当入殓师了,他在一个日渐式微的行当里,守护着传统文化的最后尊严。
   这部电影里的日本人,与我印象中的很不一样。以前看三岛由纪夫的小说、武士道故事,还有《感官的世界》这类电影,感觉最强烈的就是,日本人有死亡崇拜。他们嗜血,有恋尸癖。但这部影片里,日本人的重口味形象没有了。小林当入殓师的消息传出来后,他的朋友指责他、疏远他,他的妻子马上离开了他。为死尸化妆,竟被斥为不洁。如此看来,今天的日本人真变了,恐怕已经找不出几个还有剖腹冲动的人了吧。日本文化还有一个特征,重仪式。日常生活里的鞠躬致意,还有茶道、花道、剑道,总是那么一丝不苟,规规矩矩。很多人认为这是优点,追求完美,但繁文缛节只是惯性,久而久之就是强迫症。小津安二郎是我钟爱的导演,但他电影里的日本人形象刻板,笑容都像先用尺子量好的,嘴巴咧的恰到好处。我有时甚至觉得,这种机械人般的日本人,就是军国主义的起源。但这部电影里,虽然有几处渲染入殓仪式的场面,但却没有强调程序和动作的尽善尽美。相反,仪式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入殓师与死者亲属的交流。“仪式”的神圣光环被摘了下来。最明显的例子是,殡葬社拍宣传录影带,社长示范入殓程序,小林负责扮演尸体,那些龇牙咧嘴表情的镜头全都保留了下来。在传统文化的承继之中,日本人尊重仪式,但已不再强迫自己追求完美。他们开始用放松的心情去做,带着幽默感,乃至一点点的玩世不恭。其中一个经典的场面:死者入殓,遗孀上前,亲吻他的脸颊告别,看到唇膏印在了死者脸上,她忍不住大笑起来,然后其他的女亲属陆续上前亲吻,留下错落凌乱的唇膏印,女人们抱成一团大笑,笑着笑着眼睛又湿润了。
   每个时代都是新旧交替的时代,有人念旧,有人求新。曾经被视为江河汇海的,可能明天已经变成小水塘,剩下小虾三两只。作为东方国家,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,传统文化更显岌岌可危。尤其在知识分子和文人眼中,这种文化冲突格外剧烈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,充满了意识形态斗争。但是,在主流社会里,真是这样吗?死亡,真的是斗争的结果?这部影片的导演显然是用温和的目光注视这一切的,社会就像一条潺潺溪流,漂在上面的死鱼令人哀愁,那些活鱼则活蹦乱跳得让人嫉妒。但,那些鱼并不是被其他鱼咬死的,而是因为自然规律,有兴必有衰。导演以自然生命做比喻,以包容轻松的心态看待新旧交替、东西交融,并不是想为所谓的西方霸权文化入侵提供借口,他仍然是把更多的希望留在了日本传统文化这一边。影片对男主角的设计就非常明显了,他是拉大提琴的,在西洋乐团工作,结果乐团无法生存,倒闭了,他这才走进了日本的古老行当,入殓师成了他最后安身立命的地方。有好几次,小林拿起来了大提琴,用乐声为死者送行,仿佛是在说,入殓仪式所代表的东方文化,其实和西方文明的内核一样,重视个体的价值,尊重生命。如果父辈的文化令我们感到羞耻,那么在他死亡的那一刻,让我们和他来一次和解,让他死得有尊严。
   战后的日本有一段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,当时的模式是大政府的“国富民贫”,却被很多糊涂蛋视为超越美国的“后发优势”。后来泡沫破灭,日本经济一蹶不振,长期萎靡。昔日的神话成了今天的负累。韩国的崛起,加速了日本地位的下滑。相应地,韩国的影视和音乐也大有取代日本文化产品,成为亚洲流行指标的趋势。但是,在我看来,调整期的日本人,反而是史上最可爱的日本人。在经济受挫之后,日本文化的走向是更个体化,更平民化。韩剧大批量贩卖灰姑娘、王子公主的故事,日剧天王木村拓哉依然是一介贫民,吊儿郎当,木讷寡言。简言之,韩国人制造神话,日本人消解神话。有一部电视剧至今令我难忘,《白色巨塔》,主题深刻得雷死人:国有体制是肿瘤,病人的选择权优先于医生的诊断。一部由师奶粉丝追捧的通俗剧,传递的居然是如此精确的自由主义理念,不由得不让人佩服日本人的反省能力。日本一直以“拿来主义”著称,但以前“拿来”的是欧陆体制,直到二战后,才开始引入英美体制。两种体系交战,让日本的泡沫经济下了结论,应以英美为师。《白色巨塔》实际上就是这一自由思潮的产物,它不是解闷的电视剧那么简单,还讲述了日本人的观念变迁。而这部《入殓师》的基点同样是英美自由主义,以自发演进的观点看世界,传统不可偏废,新潮无须畏惧,因为不免一死,所以人各有选择,必须尊重。
   看完这部电影,我内心还有一个不正确的想法。我想祝福日本,愿它再度崛起,成为亚洲国家的领袖,成为亚洲新价值观的代表。以尊重个人生命的文明理念,对抗以牺牲奉献为荣的野蛮信仰。当然,我同时也想到,日本人恐怕不敢收下我的祝福。身为一名惶恐的天朝子民,自己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,嘴里跑出来的能有什么祝福,搞不好就是诅咒——都诅咒多少个王朝更迭了。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……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大红河app|Archiver|小黑屋|手机版|大红河网 ( 滇ICP备12002342号-1|滇公网安备53250302000144号 )

GMT+8, 2024-5-2 18:2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